因人而异的时间管理方法
产品介绍
时间管理方法需要合适的人匹配,才能发挥作用。预期现实感强且预期少的人,被称为自律者。这一类人,感觉与未来的自己有很强的联系,明白自己该做什么,同时预期不多,也不太容易受到多任务的干扰,工作效率是比较高的。预期现实感强且预期多的人,叫做超载者。这一类人感觉与未来的自己有很强的联系,但要做的事情太多,所以易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和压力感,最后导致无法顺利进行工作。预期现实感弱且预期多的人,叫做享乐者。这类人虽然感觉不到与未来的自己有联系,但是脑海中会浮现出各种需要做的事情。同时,由于对遥远的未来很难产生现实感,所以容易优先处理那些不重要但是比较轻松的工作,经常会有一种浪费时间的感觉。预期现实感弱且预期少的人,叫做躺平者。这类人,不仅感觉不到与未来的自己有联系,而且能想到的需要做的事情也有限,因此对未来感到很迷茫,很难产生具体的行动,于是只好躺平。
这些时间人格,你不需要非常去记,只应该要依据对自己的了解,寻找自我的人格类型就行了。在文稿中,我也为你准备了书中的量表,用来测试自己的时间人格类型。你可以在听完这本书后,点击这里可以进入,测试一下。
回忆积极且正确的人,为自信者,这类人往往比较擅长估算时间,自我效能感高,工作效率也高。回忆积极且错误的人,为乐观者,这类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,记忆的时间往往比实际使用时间要短。在对未来时间的估计上,有可能会出现错误,也容易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任务上。回忆消极且正确的人,为恐惧者,他的记忆虽然准确,但是对记忆的解释却很消极。这一类人往往在开始当下的任务时,心怀恐惧,怕自己做不好,所以犹犹豫豫的,效率不高。回忆消极且错误的人,为悲观者。这类人记忆的内容有很多的错误,而且对它的解释也是消极的,不仅难以正确地制定任务,而且对于未来充满了不安,容易逃避。
对于预期现实感过弱的人,用 “时间盒子”法。也就是预先把特定的任务拆分到一个一个具体的时间段里,这个时间段里,有具体的时间长度、目标和成果物。说白了,就是把遥远的任务拆解到临近的时间之中,让人们感觉到更接近于未来的自己,对未来产生更强的现实感。
预期过弱是一个问题,但预期过强也会带来麻烦。预期过强的人,对自身未来的计划有很深的执念,会为了长期目标而过分牺牲眼前的欲望。
对于这样一类人的时间管理方法用预先承诺法,也就是事先制定详细的不易取消的休闲日程。还有一种方法叫功能性借口法,也就是当达成一个小目标后,马上给自己安排一件平时不舍得做的休闲活动。这就给预期过强的人提供了休闲的正当理由,抵消了他们产生的罪恶感。
对于预期过多的人,用低价值任务排除法,也就是把未来一周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,找到低价值的任务,排除它,减少预期数量。
对于超载者,预期强且多,内心充满焦虑的人,建议首先使用预先承诺法,让自己有时间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,之后再反复使用低价值任务排除法。对于享乐者来说,建议首先使用时间盒子法,增强未来的现实感,之后再使用低价值任务排除法,让自己收心去做真正高价值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