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棱:“厕污共治”焕新乡村“颜值”
来源:ayx爱游戏官网 发布时间:2025-03-12 18:46:12
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日电(陈静 王正祎)“过去的厕所,是‘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’,如今是干净又美观,自己住得舒心,还吸了不少游客前来。”1月2日,丹棱县齐乐镇梅湾村村民雷琳如是说。
近年来,丹棱县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坚持统筹谋划、统筹推进、统筹管护,创新纳管处理、一体治理、生态消纳“三种厕污共治”新模式。
三种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。针对距离污水管网不超过2公里、聚居程度较高的城镇周边区域,发挥城镇污水处理厂(站)规模辐射效应,将农户污水纳管接入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(站)集中处理。针对农户集中居住、常住30人以上的自然村聚居点,建设“3+1”人工湿地池,处理达标后用于柑橘果园等农业灌溉。“丹棱逐渐完备农村厕所与生态农业、循环农业相结合机制,采取‘厕污改造+污水处理池+人工湿地+水肥一体化’模式,引导群众粪污资源就近还田。”眉山市丹棱生态环境局农村自然生态股股长蒋汉勇称,梅湾村的改变仅仅是当地厕污共治模式的一个缩影,慢慢的变多的乡村正通过该模式迎来新面貌。
针对农户分散居住、周边有消纳土地、有用水用肥需求的地区,将旧粪坑、旧沼气池通过增设化粪池、接管再利用等予以改造,无害化处理生活“黑水”及畜禽粪污,作为农家肥还田利用。同时,配套建设生态湿地池,处理生活“灰水”,通过格栅调节、厌氧发酵沉淀和湿地吸附,达标处理后用于庭院菜园、果园灌溉消纳。“用净化后的生活废水浇花真的很不错,又能节约用水,又能美化环境。”丹棱县仁美镇金藏村罗永贤几年前建了“3+1”人工湿地池,厨房产生的生活废水经残渣拦截、沉淀、发酵、降解后,水质已清澈见底,罗永贤将这些处理后的“灰水”用来浇灌庭院花草。而该村另一户村民罗大章则采用另一种厕污水处理模式,将旧粪坑、旧沼气池通过增设化粪池、接管再利用等予以改造,无害化处理生活“黑水”后,作为农家肥还田利用。丹棱厕污共治做法2024年还入选了全国乡村建设创新十大典型案例,再次肯定了该模式的推广价值和应用成效。
田地肥沃、花草茂盛,村民居住环境更整洁。截至目前,丹棱县已建成污水处理设备1.55万座,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93.3%,年化肥施用量减少450余吨,年水资源再利用达7.3万余吨,慢慢的变多的乡村正逐渐向着宜居宜业宜游的“诗与远方”看齐。(完)
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:本网或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新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标注明确来源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 ②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:XXX(非本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联系方式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。 法律顾问: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。